为强化学生科研诚信意识,营造严谨求实的学术氛围,5月29日下午,语言文化学院在知新楼207教室举办了学生科研诚信专题宣讲会。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刘中富结合学术规范与育人理念,为学院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学术道德课。

首先,刘中富院长强调,诚信是学术研究的基石,更是做人的根本准则。他以当下AI工具的广泛应用为例,指出学术诚信需贯穿学习全过程。“AI是辅助工具而非替代品,若将论文写作完全交由AI代劳,既是学术失信,更是对自身能力的否定。”针对科研实践中存在的“挂名”现象,他明确提出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必须“真参与、真思考”,主动融入课题组,在实践中锤炼学术能力,方能在评优评先中无愧于心。
结合近年来国家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严格要求,刘中富院长以指导6篇省级优秀论文的经历为例,系统阐释了论文写作的诚信规范。他特别强调“过程诚信”的重要性。“从选题到答辩,每个环节都要经得起检验。”针对学生常犯的三大误区——选题缺乏原创性、文献引用不规范、过度依赖AI生成内容,他特别提醒,论文抽检不合格将导致学位撤销,“学术污点”将伴随终身,呼吁学生规范引用、杜绝抄袭。

针对学生专利申请量上升的现象,刘中富院长既肯定了同学们的创新热情,也借此敲响了诚信警钟。他强调,专利申报必须杜绝“为创新而创新”的功利心态,每一项技术方案都要经得起推敲,学术成果需同时满足“创新性”与“真实性”的双重标准。
会议尾声,刘中富院长寄语学子,强调无论未来是否从事学术研究,诚信品质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。他希望同学们将诚信意识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
此次宣讲会通过理论阐释与案例剖析相结合的方式,为语院学子筑牢了学术诚信的思想防线。与会学生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在科研实践中恪守诚信准则,以真才实学书写青春答卷。